《山东冶金》 2005年第1期
双斗轮取料机的改造
杨 魁,孟宪国,樊增彬,陈 晶,刘 健
(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 原料厂,山东 济南 250101)
摘 要:通过对双斗轮取料机的系统优化,斗轮的驱动形式由销套传动改为链传动方式,悬臂皮带机驱动形式摆线减速滚筒改为圆柱减速机,并对大车行走机构,小车行走车轮组等进行了改造,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故障率下降了80%。
关键词:双斗轮取料机;系统优化;链传动,斗轮机构
中图分类号:TF32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620(2005)01-0068-01
1 前 言
QLQS2600.28型双斗轮取料机是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原料厂(简称济钢原料厂)二次料场为烧结厂上料的主要设备,由斗轮机构、大车行走机构、小车行走机构、松料耙机构、悬臂皮带机、机架和电气系统、附属设施等部分组成,用于行走混匀作业。该取料机在机械和电气方面存在着结构复杂、设计不合理、故障多、维修量大、费用高、配件采购难、生产效率低等问题,需进行技术改造。
2 改造内容
(1)斗轮驱动形式改为电动机+ZQ650圆柱齿轮减速机+驱动链轮+链条+改向链条+张紧链轮+大链板齿块+斗轮轮体+斗子,解决了斗轮振动严重和积料的问题,延长了电机和减速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设备运转的平稳性和可靠性。
(2)斗轮轮体的内滚道采用20CrMnTi锻造而成,直接镶嵌在轮体上。替代原采用16Mn板条焊接,解决了内滚道寿命短、易脱落的问题。
(3)轮体圆弧挡板原为Q235钢板卷成的Φ2000mm圆筒,安装焊接困难,圆弧挡板和轮体间隙难以调整,漏料严重。为此,斗轮机构滑料板外加耐磨衬板,滑料板和轮体间隙通过调整丝杠进行调节,保证了滑料板和轮体的10mm的间隙。
(4)优化布料方式,由四堆布料改为两堆布料,取料斗采用螺栓固定替代链条固定,单向取料。
(5)悬臂皮带机驱动方式由电动机和减速滚筒驱动,改为电动机+ZQ500减速机+传动滚筒,提高了悬臂皮带机的运转平稳性和可靠性。
(6)小车行走机构两侧安装限位开关,选用电机减速机一体式的摆线针轮减速机驱动,克服了小车行走失控的危险。
(7)大车行走机构原为为快、慢双速的行走机构,行走机构由电动机+联轴器+变速箱+开式齿轮驱动,变速箱轴承经常坏,行走电机经常因为变速箱进油烧坏,故障频繁。增用1台富士变频器,每个行走车轮采用1台电动机+行走立式三级减速机,通过改变频率来实现大车行走速度的变化,简化了行走机构。
(8)采用14#槽钢作小车盖板,阻挡斗轮取料过程中的落料。
(9)采用锻钢40Cr锻打成松料耙耙齿,以增强其耐磨性。
(10)斗轮导辊组轴承直接镶嵌在轴承座内,轴承座采用迷宫式密封,导辊采用锻钢40Cr材质,两侧设有30mm厚的轮沿,对轮体起到轴向定位作用,同时轮体两侧增设6组侧挡轮,减少了轮体的轴向摆动。
(11)角形车轮组采用向心圆柱滚子轴承3520。
(12)分别在里两个斗轮上装上可调式刮料板,取料机在取料过程中自动完成对料场底平整。
3 改造效果
(1)改造后,双斗轮取料机运转比较平稳,具备了实现自动化取料的条件。
(2)技术性能得到提高,每台斗轮取料机作业率提高了30%,故障率下降了80%。
(3)采用变频调速器使电机装机容量下降,电耗降低,每台双斗轮料机千吨作业节电7%。
(4)结构简化,可靠性提高,每台双斗轮取料机维修时间减少70%左右。
(5)设备维修费用大大降低,每台双斗轮取料机节约备品备件费用40万元/a。
(6)优化了二次料场的布料工艺,提高了中和料TFe和SiO2一级品率的稳定性,波动范围保持在0.8%以内。
(7)延长了斗轮轮体的寿命,轮体使用寿命由两年延长为3年,共节约资金20万元。
(8)取料机取料过程中自动平整料场,每年可节约装载机280台时,每台时费用1200元,共计节省装载机费用33.6万元。
返回上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