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冶金》  2005年第1期

济钢小板坯连铸机故障分析

廖桃红
(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 装备部,山东 济南 250101)

摘 要:利用故障树分析法分析了板坯连铸机传动系统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以主传动装置ZS-1450减速机的整体概率重要度最高。通过对ZS—1450减速机的改进,解决了整个系统故障频繁的问题。
关键词
:板坯连铸机;故障树分析法;传动系统;概率重要度;可靠度
中图分类号
:TF3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620(2005)01-0065-01

1 问题的提出

  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第一炼钢厂(简称济钢第一炼钢厂)1#、2#小板坯连铸机系20世纪70年代初期第一代国产连铸机型,改造后运行不正常,故障率高,备件费用高。据统计,仅2000年上半年就发生了三次大的停机事故。为此,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对小板坯连铸机传动系统进行故障分析,寻求系统及部件产生故障的原因,定量给出系统及部件的失效概率及其它的可靠性参数,并通过分析计算对该传动系统提出改进设计方案。

2 故障树分析简介

  故障树分析法将系统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失效状态)作为故障树的顶事件,用规定的逻辑符号表示,找出导致这一不希望发生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直接因素和原因,它们是处于过渡状态的中间事件,并由此逐步深入分析,直到底事件(能知道失效机理或失效概率的事件)。用故障树可以对系统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定性分析的主要是确定系统的顶事件发生概率。定量计算主要求各底事件的重要度(即对顶事件发生的贡献)。

3 主传动装置故障树的建立

  济钢第一炼钢厂小板坯连铸机主传动装置主要由YTA315S-8型主电机、1:1齿轮箱、ZS-1450减速机、四输出人字齿轮箱、各种联轴器等部件组成,属集中传动方式。
  根据现场事故记录,选定“人字四出头齿轮箱的任一输出轴不能输出转矩”为顶事件,并由主传动装置输出端所表现出来的故障现象,自上而下由演绎法进行逻辑推理,最终找到具体零件的故障原因。传动系统故障树见图1。


图1 连铸机传动系统故障树

  图1中的基本事件B1~B7、B14、B15分别为传动系统的四个主动拉辊G9、G11、G12、G13,齿轴G10、 G7、G5、G3、G1、G2失效(断齿、断轴、齿面胶合等);B8~B10分别是三个齿轮G5、G6、G4(断齿、齿面胶合等);B11、B12分别为Ⅱ轴和Ⅲ轴轴承;B13是1:1减速器与1450减速器之间联轴器;B16为电动机是电动机与1:1减速器之间联轴器;B17为电动机;T是顶事件,表示传动系统无转矩输出,M1~M4分别表示四个带或门的中间事件:齿轴G10无输出、ZS-1450减速器无输出、1:1减速器无输出。由于现场的失效记录数据不全,如润滑、联接平键、密封件等都没有相应的失效数据或数据很少,所建立的故障树还比较粗糙。

4 计算结果及分析

  通过收集连铸机传动系统各个底事件Bi出现故障的时间,利用可靠性分析方法求得该传动系统顶事件工作2000h时的概率为0.590629671。可见,传动系统2000h内的可靠度非常低。同时得到了各底事件的概率重要度:
  B1人字齿G9:0.4130;B2人字齿G11:0.4130;B3人字齿G12:0.4130;B4人字齿G13:0.4130;B5减速机输出轴:0.4339;B6减速机第3齿轴:0.4385;B7减速机第2齿轴:0.4376;B8减速机第1齿轴:0.4631;B9齿轮G8:0.4130;B10齿轮G6:0.4390;B11齿轮G4:0.4748;B12减速机第2齿轴轴承:0.4432;B13减速机第3齿轴轴承:0.4451;B141:1齿轮箱与1450减速机之间联轴器:
  0.4357;B151:1齿轮箱主动齿轴:04585;B161:1齿轮箱主动齿轴轴承:0.4155;B171:1齿轮箱被动齿轴:0.4155;B18电动机与1:1齿轮箱之间联轴器:0.4432;B19电动机:0.4127。
  对比可知,以主传动装置ZS-1450减速机的整体概率重要度最高,应将提高ZS-1450减速机的可靠度作为攻关对象。同时,电动机与1:1齿轮箱之间联轴器的概率重要度也是相对较高的事件,应选用强度更高的联轴器,来降低其概率重要度,提高整个传动系统的可靠性。

5 改进方案与实施效果

  根据分析结果,对ZS—1450减速机进行改进。在中心距、总速比、传递功率不变的前提下,加大安全使用系数,重新设计计算三级齿轮副,加大模数,修改齿数。改造后的减速机于2000年10月30号在1#小板坯铸机上整台更换投运,减速机的齿轮副及轴承因正常磨损,仅在2002年12月更换过一次,整机运行平稳,彻底解决了整个系统故障频繁的问题,大大提高了铸机作业率。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