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报导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战略目标初步确定

   》2005年5月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战略目标初步确定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战略目标是:用50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建成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循环型社会。日前,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会李振京博士透露,这是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提出的。

据李振京介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战略目标应分3个阶段进行:从2005至201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国家和各地方都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和推进计划。力争重点行业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生产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洁生产企业;重点领域建立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和机制;形成若干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工业(农业)园区和资源节约型城市。全国资源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废弃物排放量显著削减,为初步建立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奠定基础。我国整体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战略性转变。中期是2011至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循环经济特征的经济社会体系,建立起完善的循环型社会的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在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基本形成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为特征的循环经济体系,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资源生产率、循环利用率、废弃物的最终处理量等循环经济的主要指标以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循环型社会的管理水平等达到或超过目前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长期是2021至2050年,全面建成人、社会、自然和谐统一的循环型社会。资源生产率、循环利用率、废弃物的最终处理量等循环经济的主要指标以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极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并整体改善生存空间,全国全面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据了解,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包括资源瓶颈领域、战略矿产领域、优质资源领域;高耗能、高污染、废弃物回收再利用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生产领域;对公共生活和社会稳定有重大影响的领域等。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是在不影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前提下,达到节约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使人类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版权所有 不得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