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需求持续旺盛 石油、煤炭价格将长期高位运行
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石油、煤炭等能源产品的市场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消费需求持续旺盛;资源供应趋向紧张;产出成本不断提高;全方位竞争格局形成;市场价格长期高位运行。
消费需求持续旺盛
多方面分析表明,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中国能源产品消费需求旺盛增长的态势还将保持下去。其主要依据:一是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据权威机构预测,今后10年内,中国经济可以保持8%左右的增长速度。二是中国人口众多,尽管许多原材料消费总量很大,但人均消费量却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从而孕育着巨大的增长潜力。三是中国的重化工业阶段才开始不久,比较其他发展阶段,单位国民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原材料数量更多一些。四是今后10年内,将有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随之而来就是城镇住宅、公用基础设施、物流需求的急剧膨胀,能源产品的消费相应增加。五是中国低成本、高素质的劳动力和庞大的消费市场将继续吸引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世界其他地区产品需求所派生的能源消费也随之转移。
由此可见,今后中国石油、煤炭等能源消费主要面临着两个方面的增长:一方面是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所引起的增长,这是绝对性的增长;另一方面是“世界工厂”形成所引起的增长,这是转移性的增长。
资源趋紧产出成本提高
消费需求的旺盛增长,对于能源产品的生产供应,提出了更大的数量要求。相对而言,石油等原材料的组织和供应则较为困难。多方面的分析表明,中国的资源组织,特别是境外进口,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石油等国内缺口很大的初级产品供应紧张,将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
供求关系的紧张,使得一些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资源获得开采,从而提高了总体生产成本。如石油生产由陆地转向海详;一些开采条件不理想的煤炭也进行了开采等。预计随着消费需求的进一步膨胀,品质更差、自然条件更恶劣、运输距离更远的资源将得到更多的开发与利用,因而石油、煤炭的产出成本总水平也会进一步提高。
市场价格长期高位运行
由于石油、煤炭生产所需的资源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由于许多能源产品的新增产能逐步转向更高成本(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的开采生产条件;由于全球经济增长的“超级周期”形成,急剧膨胀了能源的消费需求;还由于世界不同经济体寻求和保障能源供应的竞争趋向激烈,加之投机资金的推波助澜,决定了全球范围内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基础非常坚实,或者说,高位运行的局面将长期保持。
可以说,我们面临的将是一个能源产品长期货紧价扬的局面。寄希望于市场价格的深幅回落,甚至重新回到以前的偏低价位时代,是非常不现实的。 |